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古郡见郎山,海云遮一半。


阳乌出沧波,光彩临砚桉。


小吏抱牍来,磨墨为点窜。

文鳐游西海,夕飞向吴洲。


朱鳖生明月,渊潜未可求。


由来有变化,何能计沉浮。

常闻河间守,介直天下无。


选才才且殊,铁网收珊瑚。


珊瑚得亦难,铁网取亦劬。

君家妇何贤,舍舟具车毂。


五年梦在梁,三年行向蜀。


迢递今日同,辛勤昔时独。

洛阳古道登北邙,河内碧山横太行。


朝骑快马暮可到,风物人心皆故乡。


竹林无踪怀阮籍,路傍有家嗟宣王。

金山寺僧作咸豉,南徐别乘马不肥。


大梁贵人与年少,红泥罂盎鸟归飞。


我今老病寡肉食,广文先生分遗微。

张公爱神锷,佩服近玉麟。


又拭华阴土,光彩一以新。


百里无恶兽,千里无冤人。

前日已春尽,夏卉抽嫩青。


唯君所植花,馀红犹满庭。


常惜畏景逼,赠未及飘零。

并州自古近胡地,牛酒常行十万兵。


少尹曾为五府辟,将军况有旧家声。


桑麻故已知风俗,丘垄何须访姓名。

过江始与风沙隔,京口山连北固牢。


刺史丰仪于体重,邦人全伏以名高。


宴盘紫蟹方多味,古寺青林不厌遨。

相公秉文武,视卒如婴儿。


今往佐其军,岂不重抚绥。


我有愚者虑,赠君临路岐。

河湟宿兵地,劲勇天下闻。


侵疆古甚炽,薄伐诗所云。


往今势且异,利害理颇分。

乳乌不远飞,乳兽不远游。


异类尚有恋,人独安所求。


许侯恰为郡,乃甘贰一州。

频官吴越馆粳稻,况住南阳多水田。

昔闻信都侯,尝作画舫斋。


空户两向辟,樽席长对排。


左顾树若岸,右盼堵成崖。

帆疏疏,纤绿蒲,二十四幅轻江湖。


高秋逆水上天去,朝过瓜步暮濡须。


长风沙头问鲤鱼,大孤山侧鸣寒乌。

溪水日霅霅,弁峰日峨峨。


中有水精宫,此名其谓何。


湖水传玉娘,扬光溯常娥。

西风半空鸣且号,吴天点破吴鸿高。
东溪车马走送客,白露衰兰轻若毛。


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,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。

一闻春禽婆饼焦,竹林山木生萧条。


忆君将向洛门去,胡马无尘塞路遥。


将军本是汉丞相,玉帐坐辨牙旗枭。

君家世典史,君复续祖为。


兰台未成书,汶阳从已知。


将行我何赠,一诵溪堂诗。

前年江州飞火龙,楼殿化尽山将镕。


今闻榱栋复华壮,大阁渠渠出波上。


南徐别乘简且闲,下马岸傍呼画舫。

疾湍怒蛟龙,不畏东风逆。


沄沄奔长淮,千里在咫尺。


辞梁始及晨,过宋尚未夕。

灰宫盗玉秦楼空,南山不老天无穷。


藓碑剥烂少文字,雨耕拾宝牛蹄中。


其旁筑城聚貔虎,黄土岌嶪如削铜。

隐侯没来久,八咏无继作。


星宿少光芒,虹霓挂楼角。


迩来数百年,才彦森台阁。

昔过京口山,断崖如巩洛。


抱谷黄芹泥,百丈耸垠堮。


山岭与江面,地脉水可度。

涉淮淮水浅,溯溪溪水迟。


君到桐庐日,正值采茶时。


试问严陵迹,今复有谁知。

相见不在久,见久未必亲。


无为岁月浅,岂不胶漆均。


犹嗟欲别日,事叠如排鳞。

我久在河内,颇知卫风俗。


沙田多种稻,野饭殊脱粟。


况闻别乘至,伫望大河曲。

园柳发新荑,官居雪尚壅。


君喜持报春,衰意非旧勇。


芳菲即可插,余发惭种种。

剪竹缠金大于掌,红缕龟纹挑作网。


琼酥点出探春诗,玉刻小书题在榜。


名花杂果能眩真,祥兽珍禽得非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