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士何曾有生死,小儒底处觅穷通。
偶留一吷千山上,散作人间万窍风。
君到高安几日回,一时斗擞旧尘埃。
赠君一笼牢收取,盛取东轩长老来。
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
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
代北初辞没马尘,江南来见卧云人。
问禅不契前三语,施佛空留丈六身。
老去山林徒梦想,雨馀钟鼓更清新。
优钵昙花岂有花,问师此曲唱谁家。
已从子美得桃竹,不向安期觅枣瓜。
燕坐林间时有虎,高眠粥后不闻鸦。
初惊鹤瘦不可识,旋觉云归无处寻。
三过门间老病死,一弹指顷去来今。
存亡惯见浑无泪,乡井难忘尚有心。
眼睛心地两虚圆,胁不沾床二十年。
谁信吾师非不睡,睡蛇已死得安眠。
眼前扰扰黑蚍蜉,口角霏霏白唾珠。
要识吾师无碍处,试将烧却看瞋无。
过淮入洛地多尘,举扇西风欲污人。
但怪云山不改色,岂知江月解分身。
安心有道年颜好,遇物无情句法新。
沐罢巾冠快晚凉,睡馀齿颊带茶香。
舣舟北岸何时渡,晞发东轩未肯忙。
康济此身殊有道,医治外物本无方。
普慈寺后千竿竹,醉里曾看碧玉椽。
倦客再游行老矣,高僧一笑故依然。
久参白足知禅味,苦厌黄公聒昼眠。
万里家山一梦中,吴音渐已变儿童。
每逢蜀叟谈终日,便觉峨眉翠扫空。
师已忘言真有道,我除搜句百无功。
白足高僧解达观,安排春事满幽栏。
不须天女来相试,总把空花眼里看。
斫得龙光竹两竿,持归岭北万人看。
竹中一滴曹溪水,涨起西江十八滩。
十方三界世尊面,都在东坡掌握中。
送与罗浮德长老,携归万窍总号风。
荐福老怀真巧便,净慈两本更尖新。
凭师为作铁门限,准备人间请话人。
碧玉碗盛红玛瑙,井华水养石菖蒲。
也知法供无穷尽,试问禅师得饱无。
此带阅人如传舍,流传到我亦悠哉。
锦袍错落差相称,乞与佯狂老万回。
病骨难堪玉带围,钝根仍落箭锋机。
欲教乞食歌姬院,故与云山旧衲衣。
石龙有口口无根,自在流泉谁吐吞。
若信众生本无垢,此泉何处觅寒温。
日射回廊午枕明,水沉销尽碧烟横。
山人睡觉无人见,只有飞蚊绕鬓鸣。
食罢茶瓯未要深,清风一榻抵千金。
腹摇鼻息庭花落,还尽平生未足心。
东麓云根露角牙,细泉幽咽走金沙。
不堪土肉埋山骨,未放苍龙浴渥洼。
千株玉槊搀云立,一穗珠旒落镜寒。
何处霜眉碧眼客,结为三友冷相看。
陶令思归久未成,远公不出但闻名。
山中只有苍髯叟,数里萧萧管送迎。
石耳峰头路接天,梵音堂下月临泉。
此生初饮庐山水,他日徒参雪窦禅。
袖里宝书犹未出,梦中飞盖已先传。
来往三吴一梦间,故人半作冢累然。
独依旧社传真法,要与遗民度厄年。
赵叟近闻还印绶,竺翁先已反林泉。
谁能斗酒博西凉,但爱斋厨法豉香。
旧事真成一梦过,高谭为洗五年忙。
清风偶与山阿曲,明月聊随屋角方。
夜闻巴叟卧荒村,来打三更月下门。
往事过年如昨日,此身未死得重论。
老非怀土情相得,病不开堂道益尊。
卧闻禅老入南山,净扫清风五百间。
我与世疏宜独往,君缘诗好不容攀。
自知乐事年年减,难得高人日日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