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
谁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


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

晚景落琼杯,照眼云山翠作堆。
认得岷峨春雪浪,初来,万顷蒲萄涨绿醅。


暮雨暗阳台,乱洒歌楼湿粉腮。

三十三年,今谁存者?


算只君与长江。


凛然苍桧,霜干苦难双。


闻道司州古县,云溪上、竹坞松窗。

自笑平生为口忙,老来事业转荒唐。


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


逐客不妨员外置,诗人例作水曹郎。

吾州之豪任公子,少年盛壮日千里。


无媒自进谁识之,有才不用今老矣。


别来十年学不厌,读破万卷诗愈美。

画檐初挂弯弯月,孤光未满先忧缺。


还认玉帘钩,天孙梳洗楼。



佳人言语好,不愿求新巧。

玉笋纤纤揭绣帘,一心偷看绿萝尖。


使君三尺毬头帽,须信从来只有檐。

东坡五载黄州住,何事无言及李宜。


却似西川杜工部,海棠虽好不吟诗。

玉琢青枝蕊缀金,仙肌不怕苦寒侵。


淮阳城里娟娟月,樊口江边耿耿参。

不用相催已白头,一生判却见花羞。


扬州何逊吟情苦,不枉清香与破愁。

虽老于梅心未衰,今朝谁赠楚江枝。


旋倾尊酒临清影,正是吴姬一笑时。

一枝价重万琼琚,直恐姑山雪不如。


尽爱丹铅竞时好,不如风雪养天姝。

邾城山下梅花树,腊月江风好在无?


争似姑山寻绰约,四时常见雪肌肤。

病腹难堪七碗茶,晓窗睡起日西斜。


贫无隙地栽桃李,日日门前看卖花。

清晓披衣寻杖藜,隔墙已见最繁枝。

中州腊尽春犹浅,只有梅花最可怜。


坐遣牡丹成俗物,丰肌弱骨不成妍。

楚乡春冷早梅天,柳色波光已斗妍。


淮上雁行皆北向,可无消息到侬边。

佛灯渐暗饥鼠出,山雨忽来修竹鸣。


知是何人旧诗句,已应知我此时情。

百日归期恰及春,馀年乐事最关身。


出门便旋风吹面,走马联翩鹊啅人。


却对酒杯疑是梦,试拈诗笔已如神。

平生文字为吾累,此去声名不厌低。


塞上纵归他日马,城东不斗少年鸡。


休官彭泽贫无酒,隐几维摩病有妻。

病疮老马不任鞿,犹向君王得敝帏。


桑下岂无三宿恋,樽前聊与一身归。


长腰尚载撑肠米,阔领先裁盖瘿衣。

黄州山水清远,土风厚善,其民寡求而不争,其士静而文,朴而不陋。


虽闾巷小民,知尊爱贤者,曰:“吾州虽远小,然王元之、韩魏公,尝辱居焉。


”以夸于四方之人。

为向东坡传语,人在玉堂深处。


别后有谁来,雪压小桥无路。


归去,归去,江上一犁春雨。

卫霍元勋后,韦平外族贤。


吹笙只合在缑山,同驾彩鸾归去、趁新年。



烘暖烧香阁,轻寒浴佛天。

红粉莫悲啼,俯仰半年离别。


看取雪堂坡下,老农夫凄切。



明年春水漾桃花,柳岸隘舟楫。

归去来兮,清溪无底,上有千仞嵯峨。


画楼东畔,天远夕阳多。


老去君恩未报,空回首、弹铗悲歌。

南山一尺雪,雪尽山苍然。


涧谷深自暖,梅花应已繁。


使君厌骑从,车马留山前。

我泪犹可拭,日远当日忘。

母哭不可闻,欲与汝俱亡。

故衣尚县架,涨乳已流床。

吾年四十九,羁旅失幼子。


幼子真吾儿,眉角生已似。


未期观所好,蹁跹逐书史。

清风弄水月衔山,幽人夜度吴王岘。


黄州鼓角亦多情,送我南来不辞远。


江南又闻出塞曲,半杂江声作悲健。